e乐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5|回复: 0
收起左侧

[读后感]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最新

[复制链接]
UID
1
积分
685
金币
968024
注册时间
2022-4-2
最后登录
2024-4-22
发表于 2022-4-5 17: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1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教育是没有用的》这本书。这本书是在一次听讲座时,听郭思乐老师推荐的。乍一听书名,有点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违和感,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全民内卷、极度焦虑的教育背景下。出于好奇,我买书回来,想看看作者如何颠覆现行的教育观念。林格先生说,自己走过一千多个县市、一千个多个学校,跟三千多校长深入交流和沟通过,考察过20多个国家的教育现状之后,才写的这本书。所以,这本书,从一开始就让我感觉得到,它的书名不是来标新立异的,很有可能,这就是教育的本质。虽然,这样的真相可能会让人有醍醐灌顶的清醒和恐慌。全书分了八个章节,光是看每章的题目,就让我在循序渐进的认知中迫切地想投入阅读,八个章节的主题依次是:教育之困,回归教育的纯真,全面依靠孩子,教育的目标是焕发人性的光辉,教是为了不教,真正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教育的最低纲领——培养能力,习惯是教育的最终成果。无论是做父亲还是做老师,给我启迪最为深远的是第五章“教是为了不教”。在这章一开始,林格先生告诉我们:教育者的状态达到“不教而教”时,传统教育所要求的模式设计、技巧是没有用的,也是不必要的,因为每个孩子都能主动学习、独立成长、积极创造,而这时,教育本身却发挥了其最大的作用,无言而教化万方。这章内容中,我感触最深有三个方面:首先,在亲子和师生相处中,培养好的关系是一切教育的重要课题。在诸多的教育案例中,我们看到亲子之间至诚相依、师生之间坦诚相待往往会在贫瘠的人生和社会里创造教育的奇迹。正如两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放牛班的春天》所诠释的那样,真正深刻而亲密的关系和心灵相依,就一定能闯出困境、滋养教育中的双方。关于这点,我国最著名的教育学经典《学记》中早已充分阐释“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当师长能够真正以身作则、以爱润教,所有的不刻意而教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这是心灵之间的化学反应,它的效应绝对不是内卷式的加法效果,而是创造我们自己都无法估量的奇迹。师长和孩子之间保持亲密、真诚的关系,胜过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刻意教育。其次,实现不教而教的关键在于帮孩子建立健康而富于韧性的“自我概念”。每个人都依照他对自己的认识来决定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一个人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他就能表现成怎样的人,自己认为自己并不是怎样的一个人,任凭别人如何努力也无法把他变成他不认同的样子。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自我认知”“自我概念”在生命成长中具有深刻的暗示和催眠作用,这是所有外部教育力量产生作用的根基和前提。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觉醒时期,这时候如果能够智慧地顺应每个孩子“想要变好”“我很好”“我是独一无二”的内心呼唤与天性,那教育就会出现“里应外合”的奇效。我们应该立足于生命成长不同层级的需求,让孩子满足成长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来建立“自我概念”。现实中,我们往往只能满足孩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到支持孩子实现社交需求、尊重需求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会被师长的权威而搁浅;再到求知需求、完美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层级时,我们的教育现实中则会充斥着不信任和外力的逼迫,这就是我们今天教育令人焦虑和疲惫的根源。第三,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教育我们自己的过程。我记得我曾带过的一名优生的母亲说过这样的话“我感谢我的孩子,在伴随他成长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的映照下,我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孩子身上放大了我的问题,也提示了我很多正面问题和改善自己的方式。我在陪伴他成长中,而在教育着自己”。这个母亲之所以,令我难忘的原因就在于,她在教育中始终谦逊、持续成长的自我角色定位,与我们中国式父母的形象差异较大。教育者自我教育的需求,是现代人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中国自古有“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心理惯性,可能我们误读了老祖宗的智慧,这个“不是的父母”或许指的是“不爱孩子的父母”,所有父母和师长爱孩子的心或许都不容置疑,但是我们爱孩子的智慧却很容易千差万别、天壤之分。教育者的自我省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是实现身教的前提,如果我们能在教育中反省优化自己的教育言行,认识自己有局限就不会盲目自大,接纳自己不完美就不会易骄易躁,控制自己不放纵就不会误伤孩子。只有我们有在教育中跟孩子共进、同长的谦逊和觉知,才能真正对孩子产生潜在的深刻影响。 我写这篇分享时,刚好是谷爱凌获得冬奥金牌的第二天。面对全网铺天盖地的类似于“培养一个谷爱凌……才是王道”这样博人眼球、传播焦虑的各种言论,我有了冷眼旁观的冷静与定力,因为这本书给我拨开教育的真相,而真相的揭示本身就带着力量,那就是:我们的孩子可能都不会成为谷爱凌,但是如果父母和老师懂得适当地尊重与放手,如果我们能敬畏生命成长和教育的真相,我们每个孩子都能成人、成才、成为最好的自己。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2

读完林格老师的《教育是没用的》这本书,深深为作者对教育的思考、追寻所感动,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有多少观念期待进步和更新,作为教师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别人的先进思想,了解当今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和教育的进步。林格老师在书中写道: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是保护甚至捍卫学生的主动性。在孩子的成长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去做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智慧。告诉了我们在学习中要全面依靠学生这个道理。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曾经自己也为如何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潜力、如何调动学生自学的能力困惑过,读完这章文字,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更明白了教育不能光凭感觉,更应该科学的深入思考。这一点就是和时下很热的郭思乐老师倡导的生本教育是相通的。在以前的思品教学中,总感觉到在课堂上不能充分发挥学生探究能力,学生的思维不能充分打开。后来意识到这一点后我总结分析原因大概是这样的。在自己刚踏入教师行业,初为人师接手了初二年级,因为是半路接班在加上自己刚当老师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讲课时特别注重学生的纪律和对学生的管理,相信我们一线教学的教师都有着同样的感受就是纪律是学好习的保障。所以维持好纪律的同时就不得不对学生的放手少了一些,担心学生不能很好的利用自主学习时间就相应的减少自主学习,担心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不集中精力、破坏秩序就相应的减少讨论,担心问题太难学生找不到思路就急切的提示过多或自己把答案说出来。后来在对我的听课中,热心、负责的同事们也真诚的提出了对我这个问题的建议,于是我茅塞顿开的明白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不能发挥学生的作用就不能打造有效课堂!如果老师越俎代庖,把该做的做了,把该属于学生的也做了,那么学生怎么会有学习的积极性,怎么会主动的探究,没有了探究这样的学习何谈高效。文中提到的一个例子就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几,这就有一点教学了,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更等于教学了。很简单的例子,却告诉了我们在课堂上设疑,然后引导学生大胆的质疑和思考才是有效地教学,这就是为何同样的课本、同样的时间,不同的老师和不同的教育方式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的原因吧。大胆的放手给学生,相信学生的创造和能力吧,把属于学生快乐探究和思考的机会充分的给以学生,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这样的课堂才会更加的精彩,是的,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3

从教到现在第一次听说教育是没有用的,这让我充满了好奇。于是,我静下心来慢慢品读。教育家林格的话让我对教育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从另一种角度说就是:学习是人的高级本能,是不需要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这不仅让我们会更加深入思考一个问题:既然教育没有用,那么我们作为教师在课堂当中应当如何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呢?第一章《教育之困》,作者就指出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在孩子的成长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去做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智慧。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孩子的主动性。林格说,教育需要”抛秧”。传统的”教师苦教”就像是农民插秧,多少年来,农民把秧苗插得密上加密,以为付出的劳动越多,就会收获得越多。可是,这样做既折磨着秧苗的根系,又没有给它们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于是,秧苗们拥挤着,无奈着,无法发展。后来,人们发现了”抛秧”的方法,减少了劳动量,却保护了秧苗,给它们带来自由生长的欢快,也当然地带来了高产。在教育问题上,我们一直在做着类似的事情。我们的校长、家长,还有教师自己,一直以为教师做得多,是一种光荣的传统,是服务充分的表现,教育质量会因此提高。然而,当我们把知识划分得十分细密、又对学生提出十分细密的要求时,学生的思维就被局限住了。他们没有必要想什么,也想不出什么,后来是懒得想什么。实际上这就是学生对违背自然的教育的报复。他们对这种”保姆式”的教育,并不领情。那么,作为教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呢?在学习上我们应该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孩子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信,让他们充满成就感。这不仅让我想到了林格先生讲述的孩子仍石子的故事,我学会了如何去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红兴趣。孩子扔石子→叫警察,叫孩子父母等措施无效→每人一天一元钱→每人一天5角钱→每人一天一角钱,不扔了。一开始的时候,扔石子是出于内心动力的驱使,扔石子让他们觉得新奇、好玩、冒险,因此老人越管,他们就是越逆反。可是,从老人给他们第一笔钱的时候,扔石子的原因或者说是动机就发生变化了,他们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源于兴趣,而是从内心渴望转变为外来金钱的刺激,当外来的刺激变得越来越少、甚至消失的时候,扔石子的行为就失去了激励因素,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降低难度是激发兴趣的不二法门。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学习的确是一件苦差使,来付出努力和汗水绝不可能成功。深入的学习常让人感觉肉体的疲惫,但对心灵而言,却又意味满足和快乐,所以,学习的本质仍然是快乐的。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他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他要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令学生”忘我”的课堂。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4

《教育是没有用的》这本书的作者,是教育专家林格。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亲自走过1200多所学校,考察过20多个国家的教育状况,探究中国教育内涵发展与突破之路,被誉为“坚持用脚做学问的人”。书中的一些鲜活的案例和观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有这样一个案例:以前农民种水稻需要人工插秧,就是把培植好的秧苗,按照事先牵好的绳索和格子,整齐地种植到农田里。这个方法在我国沿用了约三千年,农民插秧后腰酸背痛,苦不堪言,但是水稻并没有因此而增产。20世纪,我国开始了一项重大的农业改革,应用抛秧技术,把培育好的秧苗一把一把“天女散花”似的随意地抛向水田里,结果彻底解放了生产力,且实现了增产增收。“插秧”?还是“抛秧”?初看起来十分奇怪,勤劳的没有得到相应报偿,悠闲反而享受着丰收的果实,这似乎不符合“天道酬勤”的古训。细想想,密植插秧固然贯注了人们丰收的意愿,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反之,看似放任的抛秧却为秧苗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保护它的自然生长。原来,抛秧是一种比插秧更科学、更有效地方法。看来,抛秧不仅解放了人,而且也解放了秧苗!仔细一想,教育也同此理。我们的老师、家长如农民,我们的孩子就是秧苗,而今天的教育却更像是“插秧”,那么多的规矩,人为控制孩子的生长,结果老师和家长累得苦不堪言,而我们的孩子也“长势不良”、“产量低”。不是吗?现在的学校教育如同“插秧”。教育的根本是育人,不是训练人。而我们的学校总有许多的校纪班规,要求学生“不准这样”“禁止那样”,甚至连上课时学生的坐姿也有统一的要求。而至于学生的学习,学校早已经牵好了一根绳索,那就是上课、作业、考试,沿着这根绳索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得更高的分数,考取更好的学校。现在的家庭教育更像是“插秧”。父母给孩子定好了各种各样的计划,学习这样,学习那样,要怎么怎么吃饭,该如何如何做事。甚至有的父母连孩子的未来都已经设计好,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早已经牵好的绳索按部就班地长大、生活。插秧式的教育,最终的结果是苦了老师和家长,害了孩子。学生完全为提高成绩而学习,夜以继日地做着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时间去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没有精力去感知世界的人文变化,机械地围绕一本书、一支笔、一张课桌度过天真的青春。时代要求把儿童从片面追求升学率中解放出来,不用功课把他们的业余时间填满,给他们活动的自由,让他们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使他们的知识、情感、意志、能力及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要创新就要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去实践、去思考。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当然,我们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巧妙地安排时间,以真正达到解放的目的。教育,呼唤抛秧式!给孩子适宜的土壤,充足的条件,然后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孩子自主发展,孩子的生命终将长得生机勃勃、积极向上。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5

最初看到这本书,不免为这个书名所惊讶:教育是没有用的,那还需要我们老师和学校干什么?仔细阅读之后明白了,林格先生所说的“教育是没有用的”,并不是真的说教育是没有用的,而是说包管一切、剥夺学生思考、思维主动性的过多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林先生可能是为了更好的宣传自己的主张,而设计了这个相对来说更加吸引人眼球的题目。因此本书的正式题目,就其内容来看实际上更应是“回归教育的本质”。那么什么是回归教育的本质呢?我觉得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仔细研究林先生的这本著作。林格先生从更宽的视野和更高的高度剖析目前教育的困境,“摁着牛头吃草”、孩子厌学等等。过去几十年的教育未把孩子看做教育的主体,以知识为中心人为设计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只是把孩子当作知识的接收器,而不是知识的主宰者。孩子何时何地都是“被教育”的对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因而回归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正体现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林格先生对于这方面的.论述特别精细。他指出: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以健康发展,和种树、种庄稼时疏松土壤,兴修水利一样,让根系自然生长,而不是强迫儿童接受外来的知识与道德要求。教育就是要让人自然自由生长、主动学习。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场所,同时也是孩子吸取知识的场所,需要的是老师和同学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老师在台上高谈阔论,孩子在台下死记硬背。上课更多的应该引发孩子学习、探究知识的兴趣,教给孩子探究知识的方法。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情感受到重视,教育者需要先打开心门,不可抱着一颗焦躁的心来面对孩子,我们需从自己身上流露出一种温暖平和,需要让孩子感受到“阳光”。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学的内容学生都看懂了,而老师老是出于不放心或者是习惯的原因,仍然会消耗时间对学生进行这些内容的强调。不放心学生,不敢对学生放手,虽然可能考试中取得的成绩可能会高些,但是学生的主动思考问题的精神却收到了很大的影响,因为学生看到自己的老师并不需要自己在课堂上思考问题,老师早就把一切问题都准备好了,自己没有思考问题的需要。因此久而久之,学生思维的火苗就熄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没有了,只剩下为了考试而进行的应付。而这些对于教学是极其有害的。感谢林格先生的著作对于我们的提醒,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放手让学生去做,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在我的课堂上回归教育的本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方式|网站地图|手机版|小黑屋|e乐园 ( 闽ICP备2022004318号 )

GMT+8, 2024-4-28 20:04 , Processed in 0.02266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LY.CC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