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乐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9|回复: 0
收起左侧

[读后感]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 (最新读后感范文大全)

[复制链接]
UID
1
积分
685
金币
968026
注册时间
2022-4-2
最后登录
2024-5-12
发表于 2022-4-5 17: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1

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阅读《悲剧的诞生》,我觉得尼采的书好读,但难懂。相信这部作品中还有更多更大的价值值得我们去探寻。《悲剧的诞生》贯穿全书的是对日神式思维和酒神式思维的思辨。要理解这部著作,核心就是明白尼采对这两种思维的阐述和偏向。日神、酒神,是尼采借用古希腊人的神祗所寓指的观念。尼采大概认为古希腊悲剧是酒神倾向的典型表现,一种从“自我”中解脱出来、让任何个人意志和个人欲望保持沉默的艺术,这种艺术能使人在毁灭中遗失个体的概念,在集体的狂酔渲染中高呼“我们相信永恒的生命”。这种悲剧的魅力源于对生命的忠诚,对原始欲望和恐惧最真切的体悟和承认,悲剧里弥漫的酒神思维让人敢于直视痛苦,并在痛苦中获得快慰。酒神思维是奔放的,狂野的,是一种英雄式的悲壮,如同为人类取火不惜受秃鹰撕啄之苦的普罗米修斯,又如同解开斯芬克斯谜语却难逃弑父娶母命运的俄浦狄斯,他们的个体毁灭的悲剧成就了一种超越个体的壮美。在我看来,尼采早期十分推崇的这种酒神式思维,深深影响了他后来的整个哲学观。因此,日神作为伦理之神,其要求的那种提倡适度和个体界限,并将自高自大和过度视作“怀有敌意的恶魔”的日神式思维,在尼采眼里,成为不折不扣的批驳对象。而诠释日神式思维最好的蓝本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典型的理性主义者,他的哲学追求冷静思索和逻辑辩证,崇尚一切科学的概念和知识,其审美的最高法则是“万物欲成其美,必合情理”。以他思想为代表,尼采总结为人类的理性乐观主义。苏格拉底宣称的“美德即知识,无知才有罪恶,有德者常乐”,被尼采认为是扼杀悲剧的乐观主义三大基本形式,因为“美德和知识之间、信仰和道德之间,必然有一种必然的、可见的联结”,而悲剧在这种联结中被简化和公式化了。循着尼采的思路,我理解为,日神式思维将人类“打扮”得异常elegant,籍由外化的繁文缛节使人丢弃内在的宣泄,从而接近个体的“伊甸园”。日神式思维强调个体,个体是日神关怀的对象,因此日神倾向美化而非毁灭,是一种乐观主义。其实,对于尼采的哲学观点,我有赞成的部分,也有不赞成的部分,但不能否认的是,我在他的书中获得了思考。现实生活中,我可能被一些人认为不乐观,但我依然无法清晰界定什么是乐观主义,什么是悲观主义,正如我认为自己倾向日神思维的同时,也向往酒神思维。尼采终归是疯了。但是,疯子的世界是不是就一定悲惨呢?只是我们无法理解而已。我一直相信,真正真诚、精良的作品必定能流芳百世。尼采青年时期创作的这部《悲剧的诞生》便是这样的艺术作品。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2

如尼采所言,如果希腊神话能称作“生命的宗教”,那么,希腊悲剧就是“人类的圣经”。在希腊艺术遗产中,以帕特农神庙为代表的建筑艺术和以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为代表的戏剧艺术最为典型。神庙建筑都以冷峻而巍峨的外表、庄严而不失活泼的多立克柱饰耸立在阿卡波利斯的顶峰,主导着希腊城邦政治、经济、技术的走向。而希腊悲剧则是另一类艺术,通过萨提尔歌队的演奏、带着面具演员的表演,烘托出人类不可抗拒的悲惨命运,体现出一种对道德的反思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 在尼采看来,希腊悲剧都是围绕日神精神对酒神精神的统治,酒神精神向日神精神的背叛和反抗而展开。酒神代表世界意志本身的冲动,在个体身上表现为摆脱个体化原理回归世界意志的冲动。日神则代表世界意志显现为现象的冲动,在个体身上表现为在个体化原理支配下执著于现象包括一己生命的冲动。在二元冲动中,酒神具有本源性,日神由它派生,其关系正相当于作为意志的世界与作为表象的世界之间的关系。——日神和酒神的轮番出场,创造出这个世界的既定和谐。在尼采看来,日神代表着梦,酒神代表着醉。所谓“醉生梦死”,无非就是有声有色地把人生这出悲剧演好,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简言之,日神是个体的人借外观的幻觉自我肯定的冲动,酒神是个体的人自我否定而复归世界本体的冲动;日神制定法则,酒神打破法则;酒神世界依靠“公众”的数量维持其强大,日神世界依靠“艺术”的震撼彰显其崇高。酒神世界需要日神信仰。否则,人就与动物无异。但是,苏格拉底的出现,毁灭了希腊悲剧的神话,打破了日神和酒神的两元和谐。尼采认为,哲学家不是从泰利斯、赫拉克利特们开始的,而是从狄俄尼索斯开始的。苏格拉底统一了理性思考与感性认知,从而引发了悲剧的灭亡。而能让人类思考的希腊悲剧的灭亡才是人类真正悲剧的开始。希腊悲剧的精髓在于能够引起观众的反思,通过反思指导人的行为。他遵行“理解然后美”的审美原则。而苏格拉底提倡的是“知识即美德”,在不经思考,未经反刍前,就给行为作出了判断。如果说,苏格拉底是智者,代表着理性,那么,智慧就是一种危害自然的罪行,苏格拉底就是破坏自然、违反伦常的罪魁祸首。苏格拉底精神最终导致了希腊悲剧的毁灭。悲剧的衰亡同时即是神话的衰亡。苏格拉底之后,人们开始崇拜逻辑和知识,科学不断知识化、技术化,与艺术渐行渐远,无可复归。值得庆幸的是,酒神精神不仅仅赋予给悲剧,还给了音乐。而音乐是苏格拉底难以染指的领域,从此,酒神精神只能从音乐中复活、从音乐中繁荣。尼采自大地认为,是19世纪的德国音乐和德国哲学,担当起了酒神精神复兴的重任。“从巴赫到贝多芬、从贝多芬到瓦格纳的德国音乐,康德和叔本华所代表的德国哲学,表明一种力量已经从德国精神的酒神根基中兴起”。瓦格纳的歌剧则继承了希腊悲剧的传统,得到索福克勒斯的真传。在“尼伯龙根指环”、“荷兰人故事”中,我们都会看到一个巫师或幽灵贯穿始终,引导着情节的发展和主人公的命运。——最好的人生就是从未来过,次好的人生就是迅速死去。尼采的二神论世界观认同生命的虚无,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悲剧。和叔本华的最大区别在于,叔本华虽然认为意志是世界的本质,但对之持完全否定的立场,尼采却把立场转到肯定世界意志上来。对待人生的悲剧和痛苦,如何为本无意义的世界和人生创造出一种最有说服力的意义来。叔本华给出的建议是:自强而不息,避开生命的恶,弘扬人性的善。和叔本华不同,尼采的内在经验中不但有悲观主义,更有对悲观主义的反抗。他号召人们:热爱生命,用审美重估人生价值,由酒神现象和希腊艺术所启示的那种悲剧世界观为我们树立了这一创造的楷模。叔本华认为,悲剧把个体生命的痛苦和毁灭显示给人看,其作用就是使人看穿生命意志的虚幻性,从而放弃生命意志,所以悲剧是“意志的清静剂”。尼采却认为,悲剧不但没有因为痛苦和毁灭而否定生命,相反为了肯定生命而肯定痛苦和毁灭,把人生连同其缺陷都神化了,所以称得上是对人生的“更高的神化”,造就了“生存的一种更高可能性”,是“肯定生命的最高艺术”。如尼采所言。我也不认同叔本华“人生就是一个钟摆,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摆动”的说法。痛苦是人性的选择,无聊是神性的无赖。对人来说,无聊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西西弗斯虽然贵为国王,但他决比是个人类。他的痛苦不是没完没了地承受滚落的巨石,而是看不到逃脱人类命运的希望。而对神来说,再大的痛苦无非是一种娱乐,永生也会让神感到绝望、感到无聊、感到无赖。普罗米修斯每天被老鹰啄食他的肝脏,对他来说,只是多了一个玩伴而已,又不会危及生命,因为他是神,拥有不死之身。因此,不管是人还是神,钟摆的变化不在两端,只在高低起伏,只在痛苦的深度和无聊的强度。让我们跟尼采一起,迎接悲剧的再生吧。让我们戴上常春藤花冠,手持酒神杖,大胆地做个悲剧式人物,因为我们必能得救,因为我们必将创造奇迹!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3

在这本书里尼采开门见山的解释了希腊悲剧产生的内在机制。指出,是阿波罗精神和狄俄尼索斯精神。即日神和酒神。所谓日神精神就是沉湎于外观的幻觉,反对追究本体,日神的光辉使万物呈现出美的外观,制造一种幻觉,日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所谓酒神象征着情绪的放纵,它的一种状态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颠狂状态。酒神精神要破除外观的幻觉,与本体沟通融合。酒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幕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前者用美丽的面纱遮盖人生的悲剧面目,后者揭开面纱,直视人生悲剧。前者教人不放弃人生的欢乐,后者教人不回避人生的痛苦。前者迷恋瞬时,后者向往永恒。我们都很喜欢听音乐,而音乐正是日神与酒神精神的一种综合情绪的表露。尼采把悲剧看作是阿波罗精神与狄俄尼索斯精神而这的合成物。但是从实质上他更欣赏狄俄尼索斯精神。这也就是他所说的音乐精神。尼采认为,看悲剧时,”一种形而上的慰藉使我们暂时逃脱世态变迁的纷扰”,通过个性的毁灭,我们反而感觉到世界生命意志的丰盈和不可毁灭,于是生出快感。现实的苦难化作了审美的快乐,人生的’悲剧化作了世界的喜剧,肯定生命,连同它必然包含的痛苦与毁灭,与痛苦相嬉戏,从人生的悲剧性中获得审美快感。这就是尼采所提倡的审美人生态度的真实含义。”“重估一切价值,重点在批判基督教道德,审美的人生态度首先是一种非伦理的人生态度。生命本身是非道德的,万物都属于永恒生成着的自然之‘全’,无善恶可言。基督教对生命作伦理评价,视生命本能为罪恶,其结果是造成普遍的罪恶感和自我压抑,审美的人生要求我们摆脱这种罪恶感,超于善恶之外,享受心灵的自由和生命的欢乐。”所以尼采有这样两句话:“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的。”《悲剧的诞生》主体部分又可以分为两大板块,前十五章为尼采文艺理论的阐释部分,十六章到最后则是将前文提出的文学、美学思想在德意志文艺复兴中的方法论应用,故而下面的内容概括以第一板块为主,后十章的内容与前文多有重复,可以用于对前面概念的佐证和解释。而由上文可见,尼采《悲剧的诞生》存在着两个层次,首先是对古希腊悲剧起源的探讨以及由此生发的对现代理性主义的批判,另一层则是潜藏在这些讨论背后的、真正的内核——审美对于人的存在之意义的决定作用,即所谓“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的最初形式。后者是尼采美学的核心,是我们理解其日神-酒神理论的基点,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线索。关于尼采《悲剧的诞生》,学者周国平有过一段概括:“关于《悲剧的诞生》的主旨,尼采原来一再点明,是在于为人生创造一种纯粹审美的评价,审美价值是该书承认的唯一价值,‘全然非思辨、非道德的艺术家之神’是该书承认的唯一的‘神’。他还明确指出,人生的审美评价是与人生的宗教、道德评价以及科学评价根本对立的。……后来又指出:‘我们的宗教、道德和哲学是人的颓废形式。相反的运动:艺术。’可见,‘重估’的标准是广义艺术,其实质是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反对伦理的人生态度和功利(科学)的人生态度。”尼采在写作《悲剧的诞生》时还出在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影响之下。尼采在本书第五节中,应用叔本华音乐哲学的观点,说道:“我希望我是在他自己的意志下认识他的。”在第四节中显示提出一个概念——“永在痛苦和矛盾的`原始太一’”,又称“存在的基础”这与叔本华的把宇宙看作是意志的表象观点十分相似了。果然在第十六章中,他就明确的提出“我们可以称世界为具体的音乐,正如我们称它为具体表现的意志”,暴露出了他的唯意志论的观点。后来提出“权力意志”的命题已经在此显现出了端倪。而能够实现权利意志的所谓的“超人”,即“有艺术才能的专制君主,”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奴役群众。这种超人哲学也在本书中也有眉目。在第十八节中,尼采呼唤“一个具有大无畏眼光,具有指向那未经发掘的世界之勇敢冲力的新兴一代”,这是些非理性的“天才人物”是否认科学的普遍有效性和达到普遍目的的主张,并且开始打破所谓人类可借因果关系而探索宇宙的那种信心。这就是说超人在行动时无需理性的指导和制约,只需要抽象的意志和原始的本能。综合上述,我们可以看到尼采已经在《悲剧的诞生》中构造出他在哲学、社会、历史方面的唯意志论。悲观主义。原始复归主义、超人哲学的雏形。他想世人宣扬的是一整套令人震惊的思想,如:自觉的歌颂恶而排斥善,认为追求善行是一种错误;真正的美德与传统的美德是相反的并只有少数人拥有;高等人向庶民开战,抵制时代的民主倾向;意志的力量高于一切,为了具有加害人的能力和忍受痛苦,要执行斯巴达式的纪律,更充满痛苦;男人应当训练来战争,女人应当训练来供战士娱乐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方式|网站地图|手机版|小黑屋|e乐园 ( 闽ICP备2022004318号 )

GMT+8, 2024-5-17 20:22 , Processed in 0.01901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LY.CC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